10月18日,央行在发布的《2017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》中指出,2016年,人民币国际使用稳步推进,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保持稳定地位。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统计,2016年12月,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6大支付货币,市场占有率为1.68%。
报告称,目前人民币稳居中国跨境收付第二大货币。2016年,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合计9.85万亿元,占同期本外币跨境收付金额的比重为25.2%,人民币已连续六年成为中国第二大跨境收付货币。其中,经常项目人民币收付金额约5.2万亿元,对外直接投资(ODI)人民币收付金额约1万亿元,外商直接投资(FDI)人民币收付金额约1.4万亿元。截至2016年末,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的境内企业约24万家。
与此同时,人民币的国际使用也在稳步发展。截至2016年末,中国境内(不含港、澳、台地区)银行的非居民人民币存款余额为9154.7亿元,主要离岸市场人民币存款余额约为1.12万亿元。截至2016年末,共有18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(RQFII)额度,合计人民币1.51万亿元;共有407家境外机构获准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,入市总投资备案规模为1.97万亿元。据不完全统计,截至2016年末,共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。
此外,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也取得了突破进展。2016年,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;进一步开放和便利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,简化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管理,完善沪港通机制,取消总额度限制,启动深港通。
2016年10月1日,人民币正式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(SDR)货币篮子,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。随着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持续提升,人民币国际接受程度将不断提高,各国央行和货币当局持有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意愿将逐步上升。
展望2017年,央行表示,人民币国际使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,使用渠道将进一步拓宽。人民币国际化将在服务实体经济、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。